着重讲述关于癌症诊疗一体化的最新技术,介绍如何开展设计纳米生物传感器颗粒用来灵敏地检测体外生物标志物,及应用于体内分子成像反应特征引导癌症的干预方案,并用该纳米颗粒实现了共同载入成像标签、治疗基因和药物分子功能。该项技术结合了癌症诊断和癌症治疗,旨在临床早期诊断,通过精确的分子成像引导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实时监测治疗效果。最后,共同探讨了癌症诊疗一体化技术在临床应用上面临机遇和挑战。
主讲嘉宾简介:
陈小元博士于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南京大学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1999年获得美国爱达荷大学博士学位。经过Syracuse大学和Washington大学圣路易分校博士后训练,于2002年进入南加州大学放射学系任助理教授,2004年转入斯坦福大学,2008年升为副教授。2009年陈博士加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影像及医学工程所(NIBIB)任终身资深研究员,分子影像及纳米医学实验室主任。2010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千人计划(B类),2012年获NIBIB Mentor Award, 2014年获 NIH Director’s Award, 2016年获 ACS Bioconjugate Chemistry Lecturer Award, 2017年当选AIMBE Fellow。陈博士同时在厦门大学组建了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陈博士的科研方向主要涉及体外诊断,体内成像,基因/药物的纳米载体,以及诊疗一体化。陈博士已发表>690多篇SCI论文(H影响因子118,引用率>50000次)。陈博士是ACS Nano等多家杂志的编委,Theranostics杂志的创刊主编(2017年影响因子8.537),中美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CASNMMI),中美纳米医学及纳米生物技术学会(CASNN),以及美国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SNMMI)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uncil (RPSC)前任主委。